欧盟为确保稀土供应与中国开通“特殊渠道”
欧盟官员表示,布鲁塞尔正继续敦促北京加快处理剩余案件的进度,同时努力多元化供应。
中国是用于制造磁体的矿物的全球最大生产国。
欧盟贸易专员马洛什·谢夫乔维奇表示,欧盟已与中国当局建立了一个“特殊沟通渠道”,以确保对欧盟工业至关重要的稀土材料的供应。
这一举措是在中国今年早些时候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后采取的。当时,这一政策引发了欧洲对电动车、风力涡轮机以及其他依赖永磁体技术的生产可能中断的担忧。
尽管随后欧洲与美国达成了一系列协议缓解了供应紧张,但欧盟、美国及其他国家也在加紧努力,试图建立中国稀土供应链的替代方案。
谢夫乔维奇周三表示,他已多次直接与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讨论这一问题,并强调,管理不善的出口程序可能对欧盟的生产和制造业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
谢夫乔维奇是在科威特出席2025年海合会-欧盟商业论坛时发表上述言论的。
他表示,布鲁塞尔与北京已同意优先处理欧洲企业的申请,通过这一新渠道,双方官员正合作审查并加快稀土材料出口许可的审批流程。
据谢夫乔维奇介绍,自出口管制生效以来,欧洲企业已向中国当局提交了约2000份申请,其中已有一半以上获得批准。
他还表示,布鲁塞尔正继续敦促北京加快处理剩余的申请,同时努力通过开发欧洲的新资源实现供应多元化,包括在爱沙尼亚的稀土和磁体生产项目。
欧盟委员会周二表示,欧盟与中国官员已讨论了类似于美国从中国获得的通用许可证,以简化稀土出口的流程。
中国是全球稀土矿物的主要生产国,这些矿物被用于制造磁体,对汽车、电子和国防工业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