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废墟中的信仰:一位土耳其女性在加沙的24年
凯夫塞尔·伊尔马兹·贾拉达强调,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在每次战争后都会重新站起来,他说:“加沙人民非常清楚如何重建自己。”
加沙正经历着历史上最惨痛的时期之一。在被围困的加沙生活了24年的土耳其人凯夫塞尔·伊尔马兹·贾拉达(Kevser Yılmaz Jarada)分享了她人生中的点点滴滴,这些经历塑造了她饱受空袭、饥荒和坚定信仰折磨的人生。
1999年结婚后,凯夫塞尔·伊尔马兹·贾拉达搬到了加沙,并在那里生活了24年。
“我和加沙人民一起经历了战争、封锁和种种苦难。我把自己视为他们中的一员,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加沙人。”贾拉达说道。
贾拉达解释说,直到2005年,以色列定居者占领了加沙的巴勒斯坦土地,居住在那些“隐形领土”上。“他们在农场里,在大片土地上,过着奢华的生活,拥有自己的学校和工厂。”她说道。
贾拉达解释说,在以色列人反抗以色列占领的起义时期,当地居民饱受恶劣环境和严重经济困境的折磨,而以色列定居者却过着舒适的生活。
“加沙人民奋起反抗,不让占领者在他们的土地上逍遥法外。他们驱逐了占领者。此后,加沙再也没有留下一个犹太人,”贾拉达补充道。
“加沙的生活停滞了,但教育不会。”
贾拉达强调教育在加沙至关重要,他说:“加沙的生活停滞了,但教育不会。即使在战争期间,教育也从未停止。”
他指出,孩子们放学后会吃饭,而且经常在清真寺里活动,这些清真寺也兼作社区中心。
贾拉达解释说,在加沙过境极其困难,学生或病人需要提前几个月登记姓名,然后等待批准名单公布。
贾拉达解释说,停电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电力供应通常只有4到8个小时,有时甚至完全没有。
“我们根据来电时间来安排工作。如果晚上来电,我就洗衣服、熨衣服、准备饭菜。能有8个小时的电力供应我们就很满足了。用水也很困难。”贾拉达说。
贾拉达补充说,有时两三天才来一次水,迫使居民们用油罐车装水并储存起来。尽管面临种种困难,学生们仍在完成大学学业。
“看到加沙人民在逆境中依然保持感恩之心,这给我们上了宝贵的一课,”贾拉达说道。
加沙人从不说“我们放弃了”。
贾拉达强调,加沙的苦难造就了人民的韧性。
他表示:“生活虽然艰难,但总是能让那里的人民更加坚强。加沙人拥有坚定的信念,他们不会轻易被击垮。战后,他们能迅速恢复,继续前行。他们从不说‘我们放弃了,我们完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命运,并努力践行。”
贾拉达解释说,他于2023年夏天因健康问题前往土耳其,不久之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哈马斯之间爆发了战争。他指出,局势日益紧张,加沙几乎每年都成为冲突的发生地。
贾拉达说,针对被占领的东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的侵犯行为激起了加沙人民的斗志。
“加沙人民为了保护阿克萨清真寺而牺牲了自己。他们没有追问战争为何爆发,而是认识到自身的力量。毕竟,加沙已经两年未尝败绩。以色列既没有完全解救被俘人员,也没有完全占领加沙。这就是加沙没有被打败的原因,”贾拉达说道。
回顾自2023年10月8日以来的这段时期,贾拉达谈到了以色列封锁下加沙遭受的猛烈轰炸和严重饥荒。
“人们靠井水、海水,甚至野生植物勉强生存,”贾拉达说,并补充道,他自己的孩子曾仅靠水生存了两周,还曾用磨碎的鸡饲料做面包。
贾拉达还指出,加沙的医疗系统已基本崩溃,医院遭到袭击,许多伤者得不到救治,日益严重的住房危机迫使成千上万人住在帐篷里或废墟中。
“加沙人民非常善于自我修复。”
贾拉达强调加沙社会的“自我修复能力”,他说:“一旦停火协议生效,清真寺就会被修缮,信众们也会重新聚集。这种行为正是团结和互助的体现。每次炮击之后,房屋都会被修缮,街道会被清理,生活就会恢复正常。加沙人民非常善于重建家园。”
他说,加沙人民无比慷慨,他在这里生活的24年教会了他感恩、耐心和团结。
贾拉达补充说,在加沙抚养孩子是一种荣幸,全世界都看到了加沙人民的韧性和尊严。他说:“愿真主保佑,有一天我们都能在一个自由的耶路撒冷一起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