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将在周五选举新总统,结束迈克尔·D·希金斯长达14年的任期。这次选举不仅反映了国内的不满情绪,也展现了爱尔兰在国际舞台上日益自信的角色。
目前竞选已缩小至两位候选人——独立议员凯瑟琳·康诺利,她得到了新芬党及其他几个左翼小党的支持;以及芬纳·盖尔党提名的候选人、前内阁部长希瑟·汉弗莱斯。
第三位候选人,菲安纳·法尔党的吉姆·加文,本月早些时候因未返还前租客多支付的租金的争议而退出竞选,但他的名字仍会出现在选票上。
尽管爱尔兰总统职位主要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的职责是作为国内外的团结象征和道德代表,但这一职位在塑造国家全球形象方面具有象征意义。
两位候选人都利用总统选举来强调爱尔兰在加沙战争中反对以色列的坚决立场。目前,加沙地区已达成脆弱的停火协议。
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共识
尽管两位候选人在社会和经济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但她们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共同立场表明,爱尔兰政治对这一冲突的态度已高度统一。事实上,支持巴勒斯坦已成为此次竞选的一个重要主题。
《被占领土法案》首次通过于2019年,并在2025年重新提出,旨在禁止从以色列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进口商品和服务。
尽管该法案尚未正式成为法律,但它已成为爱尔兰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挑战以色列政策的有力象征,反映了强烈的公众情绪以及该国积极的人道主义外交政策。
作为领先候选人的康诺利承诺,如果当选,她将推动更强有力的版本。
康诺利说:“我对《被占领土法案》有非常强烈的看法,我从不回避表达这些观点。” 她还表示:“这项法案早就应该通过了。关于商品和服务的贸易问题,此外,我们通过欧洲与以色列进行贸易,而与一个正在实施种族灭绝的国家进行贸易是不可接受的。”
她的言论引起了年轻选民和进步选民的共鸣。爱尔兰于2024年5月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是欧洲对以色列政策最直言不讳的批评者之一。
与此同时,汉弗莱斯也表达了类似的立场。她表示,“毫无疑问,加沙发生的事情是种族灭绝”,并承诺将继续像希金斯一样发声。
爱尔兰一贯支持联合国批评以色列在加沙军事行动的决议,并在欧洲保持最为支持巴勒斯坦的立场之一。
候选人简介
凯瑟琳·康诺利,前心理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倡导社会平等。她的竞选主张包括公平、透明和国际团结。她的支持者将她描绘为爱尔兰传统政党体系外的变革之声。新芬党的支持——这一主张统一爱尔兰的左翼政党,也是爱尔兰议会的官方反对党——扩大了她在对执政联盟感到失望的选民中的影响力。
相比之下,希瑟·汉弗莱斯则将自己定位为一位稳健的领导者和团结的象征。她得到了芬纳·盖尔党的支持,这一中右翼政党是爱尔兰执政联盟的一部分。她强调延续性、国家凝聚力以及爱尔兰在世界舞台上的稳定性。
在最近的辩论中,汉弗莱斯试图提醒选民总统职位的礼仪性质,称这一角色是以尊严代表整个爱尔兰,而不是将其政治化。她表示,她的首要任务是“倾听人民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故事,并在分歧中帮助建立理解与和解。”
政治格局的转变
今年竞选的基调反映了爱尔兰政治的转型。曾经由两个中间派政党轮流执政的局面,如今变得更加碎片化和价值导向化。曾被视为边缘化的问题——从住房和不平等到人权和外交政策——现在塑造了许多爱尔兰选民对国家认同的定义。
康诺利的崛起反映了这种转变,将国内对公平的斗争与爱尔兰在国际上的道德外交联系起来,将两者都框定为更广泛的正义追求的一部分。
而汉弗莱斯则代表了延续性和谨慎,这仍然吸引着那些希望总统职位保持超然于政治潮流的选民。
这种道德行动主义与制度稳定性之间的张力,已成为2025年竞选的核心问题。
投票率与未来之路
民调显示,康诺利以约38%的支持率领先,而汉弗莱斯的支持率为20%。不过,分析人士表示,投票率可能会使竞选更加激烈。
选民的参与度低于以往选举,一些分析人士预测,选民的懈怠可能会缩小康诺利的领先优势。选举委员会已发起全国性宣传活动,鼓励参与投票,强调总统职位作为爱尔兰国际声音的象征性重要性。
大约五分之一的选民仍未决定支持谁。
如果当选,康诺利将成为爱尔兰第一位来自传统政党体系外的女性国家元首,同时也将成为欧洲在人权问题上最直言不讳的声音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