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小时前
旨在应对每年给全球经济造成数万亿美元损失犯罪行为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联合国网络犯罪公约,预计将在本周末于越南首都河内由约60个国家签署。
该公约将在40个国家批准后生效,预计将简化国际间打击网络犯罪的合作。然而,活动人士和科技公司对其可能引发的人权滥用问题提出了批评。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开幕式上表示:“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犯罪分子的温床……每天都有复杂的骗局欺骗家庭、窃取生计,并从我们的经济中吸走数十亿美元。”
他说:“联合国网络犯罪公约是一项强有力、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工具,用于加强我们共同抵御网络犯罪的能力。”
联合国表示,该公约针对从网络钓鱼、勒索软件到在线贩运和仇恨言论等广泛的犯罪行为,网络犯罪每年给全球经济造成数万亿美元的损失。
越南国家主席梁强表示,签署该公约“不仅标志着全球法律工具的诞生,也彰显了多边主义的持久生命力,各国克服分歧,愿意共同承担责任,以实现和平、安全、稳定和发展的共同利益。”
微软、Meta对监控问题表示担忧
批评者警告称,该公约对犯罪的定义模糊,可能导致滥用。
包括Meta和微软在内的“网络安全技术协议”组织将该协议称为“监控条约”,认为其可能促进政府间的数据共享,并将测试系统漏洞的道德黑客定为犯罪。
负责条约谈判的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表示,该协议包含保护人权的条款,并促进合法的研究活动。
欧盟、美国和加拿大派遣外交官和官员前往河内签署该公约。
越南作为东道主的角色也引发了争议。美国国务院最近指出,该国存在包括在线审查的“重大人权问题”。人权观察组织表示,今年至少有40人因在线表达异议而被捕。
越南将该公约视为提升其全球地位和网络防御能力的机会,尤其是在关键基础设施面临日益增多的攻击之际。








